倘若如此,温州必然失去未来。
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可以获得丰厚的铸币税收入。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将进一步增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与此同时,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外贸企业持有大量外币债权和债务,这些都会因外币汇价动荡而产生巨大的风险.汇价的波动会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目前已债台高筑,仍有地方以种种方法,逃避金融监管,或为拆东墙补西墙,或为扩大投资战场,继续大肆举债,包括违规举债。一般公认的说法,是上半年对地方债的首次审计,认定其约占中国大陆GDP的30%,总额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一省一市这样做,还有办法,一哄而上,北京哭都来不及,所谓债务危机,就可能爆发。当时,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央提出两年4兆大投资刺激经济的计划,所谓4兆,中央政府投资只占一部份,另外的主要由地方政府「配套」,于此,地方政府开始大手笔花钱,公开的举债。
再一因素,是中国大陆经济出现变局,不仅有大投资下的流动性泛滥,转向大通胀下的流动性收缩,钱多变钱少。这一换届因素,对债务危机的形成、处置有极大影响,当然主要是拍拍屁股走人,不负责任的负面影响,这令债务乱局更乱。以上的预期定价过程,从旁观者角度看,是一个博弈过程。
而在西方传统思想里居于主流的解释体系是基于科学叙事的,所谓逻各斯中心主义。现在可以讨论市场有效性假设的涵义。凡以有限理性假设为基本假设的理论,就可归入行为学。在关于合作问题的经济学研究中,我们最常遇到的行为经济学问题是关于各种基于有限理性假设的行动策略的定价问题。
由于有限的自私程度,合作不仅符合自利原理而且符合情感原理。基于这一预期的理性选择是在4000点之前卖出一部分股票,这是二阶预期。
四、金融学基本问题金融学的基本问题是金融资产定价问题,这里关键是金融资产的定义。那么,假如笔者关于他的行为有完备理性假设,笔者就应假设他知道那是一杯毒酒,所以笔者必须设想他试图结束生命的各种理由,然后,笔者不会有所行动,因为笔者的干预很可能违背他的旨在谋求最大幸福的理性选择。对初始问题的解答在人群之内达成共识(主体间客观性)之后,便形成了知识,即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里记录的苏格拉底对话所得的知识定义之一:有根据的真确信(justified true belief)。所以我们说,对于市场生活的评价,最重要的问题不是价格被什么决定而是价格决定了什么,这是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
最后,经济学实证主义要求,任何有意义的数学模型,必须面对经验世界的检验。此时,令人信服的解释可表达为统计推断和假设检验。这些结构不同的社会网络,往往对应着现实世界里被观察到的具有不同文化传统和权力结构的人类社会。一个普通人的生命演化路径,典型地,自诞生开始,沿着物质生活的维度发展一段时间,然后转入社会生活的维度,在物质和社会这一平面内的发展,越是后期,就越是伴随着他的精神生活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幸福感的三维空间,每一个人的生活对应着一条轨迹,如图1所示。
斯密指出,人,只可以管窥这一和谐秩序。至于有限的意志力,这是一个基于值得争议的概念的行为学假设(关于意志概念),此处不赘。
我们知道,有限理性假设的两项界定因素是有限的信息和有限的理解力。那些最聪明的人或许曾有过高于三阶的预期和决策,但由于他们是少数,假设市场权力均等,高阶预期的决策必定会因亏损而被淘汰——因为权力均等的市场相当于竞猜平均值的游戏。
研究生经济学训练的核心内容是学会从千差万别的现象中辨别租(rent)的各种存在方式。这两类竞争者的体力和敏捷性,远远超过四足猿,却最终不能如人类这样广泛繁衍并成为优胜物种。于是,社会网络可以从一群原本毫无联系的个体的利益交往和利益纽带的定价演化而来,并逐渐形成稳定的网络结构——对应着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关系。例如,我们从罗马帝国后期流行的斯多亚学派的思想记录,以奥勒留皇帝的日记为例,可以看出,对神和神定的世界秩序保持虔敬态度,这是获取人生幸福的几乎惟一重要的事情。在托宾定义的金融资产概念里,第二方将第一方承诺在未来必须支付的权益,转让给第三方并为此获得相应的收益(价)。大致而言,今天的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类通常有三种原情感(primary feelings)——惧怕、悲哀和快乐。
如果不考虑经济学家与他所坚持的立场之间的利益关系,那么,笔者相信,导致了如此严重分歧的,主要是他们关于中国大众的各种行为的理性假设。时间因素的第三类研究来自主要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史密斯(V.Smith)领导的实验经济学。
关于弱有效市场假设和半强有效市场假设的经验研究表明,既有支持这两种假设的数据,也有否证它们的数据。记忆力随年龄而下降,理解力随年龄而增强,所以,个体的理性思考能力是一条彩虹形的曲线,在大约0——25岁的阶段,记忆力占主导而理解力较低。
例如最初的这类研究,以囚徒困境多次博弈为范本。另一方面,统计关系的思想又源于因果性联想。
时间因素还可以有另一形式的表述,就是金融经济学家法马(E.Fama)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设,以及这一假设的弱形式和半强形式。我们知道,由齐美尔(C.Simmel)在大约一百年前提出的社会理论基本问题被表述为:社会为何可能?对于这一问题,今天研究社会网络的学者大致能够回答说:社会因个体之间的交往而成为可能。当且仅当这一回报高于不合作策略的回报时,合作可以持续下去。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学术思想史,脉络清晰,呈现了下列七个知识模块:(1)关于理性假设。
解释者根据对现象的观察,获得统计关系,确立特征事实。每一个人的幸福,取决于上述的偶然性之间的匹配过程。
斯密深切感受到人类的有限理性并对神的先定和谐秩序始终保持虔敬态度,以致他在《原富》的论述中,极少甚至从未想到要提出任何普遍主义命题。行为经济学基本问题引发的另一研究领域,是社会网络的研究。
多巴胺是脑内已知最重要的一种激素,它的分泌水平增加,与哺乳动物幸福感的增加显著地正相关。后者意味着不存在完美的市场生活,恰如不能假设完备理性一样。
三、经济学基本问题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主流经济学。另一方面,关于强有效市场假设的经验研究,则多是否证性的。图3所示的,是一种最小信息的市场情境,这一情境的参与者,他们只知道一个点(对应着横轴上的时间和纵轴上的资产价格),以此为决策信息,可能形成的价格预期,不难划分为三类——向上、向下和持平。另一方面,假如笔者关于他的行为有有限理性假设,笔者可以立即行动阻止他饮毒酒,因为笔者的行动很可能对他和笔者而言是一种帕累托改善。
均衡,如前所述,等价于套利活动的终止。幸福感的三重来源之一社会生活或许是中国人最主要的幸福感来源。
其实,你知道多少?这一问句有两个层次:(1)你知道多少。一、关于理性假设经济学的芝加哥主流学派关于理性的基本假设,被称为完备理性假设。
上述的数据分析方法,目的在于降低决策者在预期定价中面对的这两类不确定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姆森(O.Williamson)曾将决策者面对的不确定性划分为两类:环境不确定性(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和行为不确定性(behavioral uncertainty)。